在5月落幕的2022年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中,2020级巴斯德英才班袁晓楠、孙宇轩、闵晟一、马天润同学为项目主持人的团队,分别获得3个省级、1个校级项目立项。这是继去年周舟同学获得该项目“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立项以来,英才班学子取得的最好成绩。

 2020年通过选拔进入英才班的袁晓楠同学,在学习方面勤勉刻苦,脚踏实地,在大一期间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多次获得巴斯德英才奖学金。此外,该同学对科研创新颇有兴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导师实验室学习,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曾多次作为主持人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具备良好的学业基础、实验技能以及统筹团队的能力。

 在学生工作方面,该同学目前为苏州医学院团委实践部的一员,带领学弟、学妹从事团委部门相关工作。此外,作为2020级巴斯德英才班团支部团支书,她恪尽职守,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能够优质高效地完成团委部门所有任务,积极统筹策划各项活动,不断提升团支部凝聚力与思想水平。在过去的学年中,袁晓楠同学带领所在团支部获得了苏州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以及苏州大学“优秀主题团日活动”表彰。

 在生活方面,她积极乐观,活泼幽默,经常与身边同学交流探讨学习内容或分享生活中的乐趣。此外,她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并获得了苏州大学精神文明奖学金。

 在项目申报初期,袁晓楠同学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了初步调研,熟悉项目背景,了解项目意义。并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知悉项目进度安排以及相关实验操作,撰写项目申报书,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网评,作为医学部唯一一个重点支持项目参与校级评审。

 在项目答辩前,她广泛查阅文献,精心制作PPT,认真打磨答辩稿,并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和指导老师进行了答辩预演,并模拟提问环节,加深对于项目的理解,进一步完善答辩过程。同时,在正式答辩前,她预设了十多个评委老师可能问到的问题,通过反复论证、悉心准备,袁晓楠同学顺利通过答辩,在全校1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对此,袁晓楠同学分享道:“在学习与科研的路上,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不要刻意放大遇到的挫折,因为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成长,你的每一步是否让自己更接近你想成为的样子。这个世界很大,也很有包容性,不要质疑你的付出,这些都会是一种沉淀和积累,它们会默默铺路,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2020年通过选拔进入英才班的孙宇轩同学,勤奋好学,做事认真踏实,对科研抱有浓厚兴趣。在生活中,她热情诚恳、乐于助人,担任副班长一职,自愿为同学服务。除了学好每一门课,从入学起,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科学文献的阅读,并积极投身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积累学识和经验。

 在项目申报初期,孙宇轩同学潜心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发现了陌生的内容,她便运用各种平台搜索资料。面对未曾接触过的实验,她细心观察师兄师姐的操作,在随后的实践中迅速掌握实验的要点,为项目的后续实验打下了扎实基础。在项目答辩前,她通过在线会议和指导老师进行了4轮答辩预演,查漏补缺,逐步完善PPT和演讲稿。同时,她根据学长、学姐的答辩经验,寻找重点资料预设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答辩技巧以应对“意外状况”。通过反复论证、悉心准备,孙宇轩同学顺利通过答辩,在全院1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以下是孙宇轩同学分析的科研心得:

“在准备‘大创’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万事开头难。技术路线中总是有很多我们完全没接触过的实验,可一旦开始去了解,去查询相关资料,事情就会逐渐明朗。文献里大量的未知词汇同理,只要开始查,那么原理就会越来越好理解,不必畏难。老师们说“大创”答辩实际上是在给评审的教授们讲一个科普故事。稿子很长很拗口,但理清撰写时的思路,反复练习、修改,慢慢会发现这个“故事”很好讲。对我来说可以做到滚瓜烂熟,而对于听众来说甚至是有趣的。”

“第二点是团结合作。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有两位上大学以来一直是我很好的朋友,而另外两位则是在期末周的通宵自习室相熟。在准备过程中我偶有焦虑,她们会支持我鼓励我,有任务发布下来时大家会立刻分担并高效完成。当我无法理解问题时,师兄会及时地为我解答,并且传递给我一些答辩的经验,让我不再那么紧张。而准备过程中,最要感谢的还是两位老师,在每一次预答辩中,他们都抽出时间来帮忙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在每一次修改中,老师都以最严格的标准来看待。李老师总说自己有强迫症,要把稿子和PPT改到最漂亮才舒服。可我知道,这就是科研人应该具备的细致严谨和钻研精神。总而言之,这个小小的成功归因于团队所有人不畏困难、一心向前。科研生活对我来说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提高标准。尽力而为、努力就好。”

 2020年通过选拔进入英才班的马天润同学,勤奋好学,做事认真踏实,对科研抱有浓厚兴趣。自大一以来积极参加科研有关活动,大一上学期曾于同学一起参加了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科研的过程并掌握了相关的诸多知识。与此同时,在周末时间也参加了工业园区冷泉港的DNA实验中心课程,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操作的相关技术。不仅如此,大一暑假期间也曾深入上海中科院研究所参加夏令营培训,了解了最新的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增加了对科研事业的向往。生活方面兴趣广泛,酷爱读书,音乐和体育上也都有所造诣。擅长吉他与萨克斯管的演奏,每天都会参加篮球羽毛球长跑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业余时间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志愿服务,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除了学好每一门课,从入学起,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科学文献的阅读,并积极投身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积累学识和经验。

 在项目申报初期,马天润同学潜心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发现了陌生的内容,他便积极向老师问询,直到彻底弄懂为止。面对未曾接触过的实验,他细心观察师兄师姐的操作,在随后的实践中迅速掌握实验的要点,为项目的后续实验打下了扎实基础。在项目答辩前,他通过请教老师与有经验的师兄师姐,逐步完善PPT和演讲稿。同时,他根据学长、学姐的答辩经验,预设了1015个问题进行反复练习,并总结了一些答辩技巧以应对“意外状况”。通过反复论证、悉心准备,马天润同学顺利通过答辩,在全校14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大创”项目立项。

  马天润同学也分享了他的科研心得:

“在从事课外科研活动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不再对未知感到惧怕。在科研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接触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地阅读文献,结合前人的研究拟一个实验方案,然后再根据我们的研究课题对实验方案作出调整,建立一个适合我们课题的方案。这个过程的训练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尝试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让我更有毅力去克服探索未知过程中的艰辛。”

“第二点是科研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我的导师一直和我们强调要有批判性的思维,不能盲目迷信顶级期刊的结论,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读研究生之前,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时候我会选择相信。而博士期间的科研训练,让我养成了问为什么的习惯。面对各种博人眼球的新闻标题,我会通过调研研究者的论证过程是否可靠,从而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信。”

“第三点是打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一个扎实的科研基础是迈向未来科研道路上的基石,这也要求着我们不仅要有讲堂课本里习得的理论基础,也要深入实验室中掌握科研所需的实操技能,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第四点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科研一定是由兴趣驱动的。没有兴趣的科研是很难长久的,也很难产生真正创新的工作。因此如果去做科研,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通过去大量阅读、去广泛研究,寻找感兴趣方向的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收获,也帮助我们对未来的选择上有着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本科生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会遇到各种困难。希望所有一同奋进的同学都能不畏惧失败,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拥有充实而精彩的人生。”